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发展与建构

王攀峰 邓文卓 中国教育学刊 2023-06-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坚持理论创新 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 萃取科研精华

本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编辑费,如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

欢迎投稿→

官方网站:www.jcse.com.cn

作者信息

王攀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邓文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执行校长。



本文摘要
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是依据课程标准运用一系列语言符号按照特定体例编制的课程内容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教材建设经历了重建转型、实验探索、多元发展、改革创新四个阶段,依次形成了着眼于训练“双基”、发展“能力”、形成“三维目标”、培育“核心素养”的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四十多年变迁中,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历史与现实融合中逐渐深化人的全面发展观,在传统与现代整合中推进学科课程文化的发展,在统一与多样对立中凸显国家意志和中国特色。

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是依据课程标准运用一系列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编排体例建构的结构完整的课程内容系统,是课程领域中传递学科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主要中介,它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工具媒介,为考试评价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核心命题是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教给谁,是由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要素构成的概念系统,包括学科教材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编排体例、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有助于从发展的角度把握中小学学科教材建设的本质规律,也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揭示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建设经历了重建转型、实验探索、多元发展、改革创新四个阶段。

(一)教材话语重建转型期(1978—1985年)

1977年,邓小平分管科学和教育工作,要求引进国外教材作为参考,尽快编写全国通用教材。同年,教育部选调200多位优秀编辑和教师组建了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写者集中研究了1963年版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并在参考查阅国外教材和“文革”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全国通用教材。此阶段学科教材承载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以“工具性”为核心、着眼“双基”训练的学科话语体系。

1.教材的目标定位:“培养双基”

学科教材是完成中小学教学任务、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其目标定位解决的是“为何教”的问题,是构建教材话语体系的方向性问题。此阶段教学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知识教学,学科教材围绕着“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选择教学内容,确立了现代科学知识的重要地位,对教材话语建设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1978年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指出:“全日制中学必须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文、数学、外国语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指出:“应该特别注意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小学语文课应该基本完成识字任务,打好阅读、写作的初步基础。”“小学数学课应该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人教版第五套教材编写明确要求:正确体现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意加强和精选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2.教材的内容选择:反映“先进科学文化”

教材的内容选择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是建设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中心内容。1977年,邓小平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便成为教材选材的主要依据。此阶段教材在选材上重点解决传统内容与先进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教材内容强调现代科学知识,但理科教材存在“深、难、重”的问题。学科编辑把“怎样尽可能多地教知识”作为教材选材的重要原则,在传承经典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科学知识。语文教材通过选择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数学教材确定了“精选、增加、渗透”的选材原则,即精选和删减传统内容,增加代数、几何等现代科学知识,渗透现代数学思想;物理教材在内容上进行更新,加强了科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把物理教学引向双基训练、能力培养的道路上;初中生物教材突破以往将教材分为植物学和动物学两本书的内容呈现形式,从综合角度讲述生物学知识,高中生物教材从分子水平阐述遗传和变异,力求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新进展。

3.教材的组织编排:学科知识本位

教材的组织编排是呈现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组织形式和结构框架,解决的是“何时教”与“怎么教”的问题。此阶段学科教材围绕着各学科的“双基”组织和编排教学材料,注重知识衔接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力图构建符合学科知识逻辑的话语系统,具有明显的学科本位的特征。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从“识字”入手构建教材内容体系,以“训练项目”组织编排单元,把读写知识分解成具体的训练项目,按照年级由浅入深地编排教学内容;全国通用英语教材编写以语法结构为线索编排教学内容,注重英语基础知识传授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语言的模仿和记忆;全国通用数学教材在初二年级起,先后采取“综合混编”和“分科编写”的模式,对代数与几何这两个科目的内容进行了“统-分”不同形式的编写探索。

4.教材的体系建设:分类发展

此阶段,国家开始尝试完善教材的体系建设,分类编写和使用通用教材,出现了两种学制的教材、两种要求的教材和两种区域的教材。第一,两种学制的教材:十年制教材与十二年制教材。1977年,人教社依据《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编写了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实践发现,“小学5年+中学5年”的十年学制不太合理。对此,教育部将学制改为十二年制,人教社依据相关的教学计划编写了六年制中学教材与六年制小学教材。其他地方也编制了不同学制的教材。第二,两种要求的教材:甲种本与乙种本。为了使高中理科教材更好地适应实际教学需要,教育部颁布教学纲要,要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实行两种教学要求和采用两套教材。人教社依照较高要求分别编写了四科甲种本教材,依照基本要求编写了四科乙种本教材。第三,两种区域的教材:农村版教材与城市版教材。1984年,教育部针对农村和城市两类地区分别制订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各地据此编写了农村版教材和城市版教材。

(二)教材话语实验探索期(1986—2000年)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大纲,明确了不同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人教社据此出版了第七套通用教材。同年,教育部启动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教材改革,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教材质量和推进教材建设。此阶段学科教材作为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工具,发展了以“适用性”为核心、着眼“能力”培养的学科话语体系。

1.教材的目标定位:发展能力

为了解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矛盾,此阶段的学科教材明确了传授知识不应当是教材的主要目标,必须把教材建设的目标转移到“能力培养”上,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一方面,人教社通用教材编写注重适应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把教材使用的实际效果放到重要位置,使教材成为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工具,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广大学校教师组织开展了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材教法实验,编写了多套不同学科实验教材。通过更新教材内容和教材体系,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的内容选择:强调适用性

该阶段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中强调除了要渗透先进科学思想之外,还要注重教材内容对于我国国情和学校师生教学的“适用性”。为了符合实际需求,编辑把“如何使师生尽可能接受教材内容”作为教材选材的重要原则,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修订了学科教材,相应减少内容,适当降低难度。例如,高中教学大纲把1983年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改为对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较高要求”则作为附录供教学参考,人教社将“乙种本”理科教材修订为通用教材;中学数学降低了理论要求,微积分初步、概率改为选学;中学物理降低了计算要求,电动机和发动机删除了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中学化学限定了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的要求,降低了计算要求;小学语文由原来认识3000字的要求转变为现在掌握2500字的要求;中学英语单词和习惯用语从原来掌握2000~2300个的要求降低为掌握1800~2000个的要求;初中历史增加了世界史,中国史增补了1949年以来的内容;初中地理对全国八个分区只要求其中两个必学,其余六区改为自学或选学;小学自然和中学生物删去了一些过难过多的内容等。

3.教材的组织编排:学科能力本位

本阶段教材力求正确处理知识逻辑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在学科知识框架中构建提升学生能力的内容逻辑范式,对教材结构进行整体优化,注重文字、图表、实验和习题等要素的有效组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升。例如,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从发展语言能力入手编排教材,采用“训练项目”组元的编排方式,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编写课文,每个单元有单元教学要点、课文、单元知识和训练项目;北师大教育系和北京景山学校合编的《小学实验课本·数学》,以算术、代数、几何知识的相互配合为经线,以概念、计算、应用题的密切配合为纬线进行编排,较好地处理了数学知识中的主次关系;中外合编的中小学英语教材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编写教材,采取“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编写思路,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中学地理教材改变了地方志的传统编排方式,构建了以人地关系为线索的教材编排形式。

4.教材的体系建设:分类分层

此阶段,我国教材在体系建设上开始了多样化尝试,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呈现出分类分层、多元完善的特征。第一,出现了义务教育“八套半教材”[1]。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规定,逐步编写适合于“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学校使用的不同层次的教材。据此,教育部统筹安排人教社等多家单位开展了义务教育八套半教材的编写,壮大了教材编写队伍,提升了教材编写质量,适应了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第二,编制了高中必修和选修教材。1990年,高中教学计划改革了课程设置,把学科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种类型,人教社据此编写了高中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促进教材的弹性化。第三,正式出版了高中音体美教材。1995年,《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规定“艺术课程”为必修课,自此美术课和音乐课正式进入高中课程,由此各地积极编写美术教材和音乐教材,音体美教材的出版进一步提升了教材话语体系的全面育人功能。

(三)教材话语多元发展期(2001—2010年)

1999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中小学教材建设实行在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方针,多家出版社投标参与中小学教材开发编写。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2003年颁布了高中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通过国家审定的新课程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利推进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阶段教材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形成了以“主体性”为特征、着眼“三维目标”的学科话语体系。

1.教材的目标定位:实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概念,它贯穿在义务教育及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始终。在其指导下,教材编写致力于突破传统的学科中心和“双基”导向,克服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加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的整合,在学科层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新教材传承了旧教材的优秀传统,以双基训练为前提,注重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练好学科学习的基本功;新教材注重结构的创新,聚焦过程与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新教材注重内容联系生活,着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人的角色参与学习,养成学生的完整人格。

2.教材的内容选择:关注“学生主体”

新教材确立了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学生视为具有个性差异、独立人格的主体,在内容选择上改变学科本位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新教材把学生视为整体发展的人,关注学生的日常经验与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开展学习,同时又注重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新教材通过双基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树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有数学、处处有科学的观念,引导学生在家庭里、在校园中、在社会上开展学习。如语文教材从追求美好的人生谈起,物理教材从变速自行车和清洁燃料车讲起,化学教材从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起,音乐教材从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入手。

3.教材的组织编排:注重“教学结构”

教材突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的编排模式,注重教学结构的构建,改变语言形式、栏目设计和编排体系等,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引导。首先,注重教材叙述方式的启发性。新教材改变了客观独白的语言表达方式,其导入文字和提示语不再局限于学习目标与重点内容的陈述,而是运用散文诗般的语言、生动精彩的提示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栏目设计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新教材设计了大量探究栏目与调查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体验和个性化理解。最后,创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语文教材采取“专题”组元方式进行编制,引导教师围绕专题开展教学活动,综合性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教材增设了“任务型”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历史教材整体设计了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体系,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4.教材的体系建设:多样化和系列化

新教材日益走向多样化、系列化。首先,教材多样化发展。多家出版社依据课程标准组织编写学科教材,并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些教材在全国出版发行、供各地学校选用,形成了教材建设自下而上的多样化发展格局。教材的多样化为中小学教材出版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客观上促进了教材质量的提升。但是,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存在着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的问题,如何突出不同版本的教材特色、更好适应一线学校的差异化需求,则是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其次,教材系列化发展。教材具有整体关联性,新教材日益走向系列化的组合设计,从整体上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链,学科教材不仅包括兼顾必修与选修、讲读与自读的基本教材,而且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习题集、教学挂图等辅助教材,为师生提供了充分的教学资源。

(四)教材话语改革创新期(2011年至今)

2011年教育部修订完善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义务教育学科教材经过审定出版发行。2012年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加强关注意识形态较强的教材。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核心素养成为引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2017年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凝练了学科价值和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在其指导下编写的高中新教科书随后投入使用。高中阶段《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也由教育部统一编写。此阶段教材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媒介,构建了以“可学性”为特征、着眼“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话语体系。

1.教材的目标定位:培育“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此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然呼唤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育重构教材内容范式便成为此次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理念,体现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是联系学科内容与学生发展的关键概念,是教材编制的价值指向和基本遵循,决定着教材内容的选择、编写、组织、评价以及教材体系的构建。如何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编制教材、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学科知识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中的作用,便成为这个阶段教材编写的中心问题。

2.教材的内容选择:双重价值

教材内容的选择力求实现学科价值与素养价值的和谐统一、互促互进。教材内容选择要重视学科知识的价值,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的完善,同时,教材内容选择要重视核心素养的价值,围绕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构学科知识、设计学习活动。学科价值与素养价值成为判断教材内容价值高低的双重价值标准。教材内容注重学科价值,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同时,合理的教材还要利用学科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化发展,发挥良好的教育功能。例如,历史教材讲述历史上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的动人故事,其目的不仅是呈现客观史实、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是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形成“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

3.教材的组织编排:双线组织

凸显知识的学科结构与注重活动的教学结构成为教材编写中并行的双线。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科活动形成的,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为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组织编写力求推进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的齐头并进,促进学科结构与教学结构的深度融合,加强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编写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综合考虑学科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创编情境化的学科内容、构建活动化的支架体系、设计对话性的学本形式,将教材的学科结构与教学结构有效整合,以此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部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语文教育观。人文主题是明线,语文要素是暗线,构成有序列的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系统,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围绕着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这六大领域,运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逐层递进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4.教材的体系建设:一体化与立体化

此阶段教材体系建设表现出一体化与立体化的特征。首先,教材一体化建设。2020年,《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出系统规划,推进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础工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就是以现代化教材话语体系为核心内容,以教材管理制度建设作为保障,切实提升教材建设质量,构建有序化的跨学段、跨学科教材体系,形成一体化、贯通式育人格局。其次,教材立体化发展。新教材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不断变革与创新,从静态纸质教材转向立体化教材资源平台,学科教材围绕着纸质教材开发出多元化的电子配套资源,构建立体多维的网络化教材体系,包括音频视频、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等,促进学生直观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演变的逻辑理路

改革开放以来,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发展贯穿着三条逻辑线索:一是我国四十多年来对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理解不断深化;二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探索中学科知识的发展创新;三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这三条逻辑线索的横向交汇和纵向演变中不断发展。

(一)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历史与现实融合中逐渐深化人的全面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人的发展”的定位上经历了四个阶段:训练“双基”、发展“能力”、形成“三维目标”、培育“核心素养”,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于人的发展的不同理解。在重建转型期,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的风气,教材选择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依照知识逻辑和学科体系进行编制,教材编写从“政治话语”“革命话语”向“学科话语”“知识话语”过渡,致力于培养“知识人”;在实验探索期,为了让教材更好地顺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教材编辑和教师开展了大量实验探索,尽量改变利用教材单纯呈现双基、灌输知识的现状,加强教材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的作用,致力于培养“能力人”,编者增强教材内容的适用性,关注教材的使用效果,按照学科能力发展编排教材,探索多元的教材体系;在多元发展阶段,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三维目标”成为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词,教材在内容选择和编制上关注学生主体、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致力于培养“三维”整体发展的人;在改革创新阶段,教材承担着推进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化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材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材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核心素养”选择内容、组织编写和开展评价。可见,人的全面发展观在不同时代教材话语体系的发展中发挥着价值引导的作用,具有历史阶段性,呈现出从知识本位到学生主体、从单向训练到全面发展的演变路径。

(二)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传统与现代整合中推进学科课程文化的发展

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是在教材编制理念指导下对学科内容进行选择和整理,按照学生心理规律和学科知识特点有效地加以组织和编排,由此形成的一个前后连贯、循序渐进的学科话语系统。

首先,学科教材话语体系中贯穿内容组织的主线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生着变化。重建转型期积极探索双基教学,教材编写以学科知识为本位;实验探索期开启以学科能力和发展智力为导向的改革,教材编写以学科能力提升为逻辑;多元发展期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理念,教材编写突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的编排模式,注重教学结构的构建,强化教材对于教师教学的指导;改革创新期启动了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教材编写采用双线组织,促进学科结构与教学结构的深度融合,加强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推动教材向学材的转变。

其次,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内容选择上随着时代变迁也不断变革。有些传统的学科内容陈旧过时了,需要被一些现代科学文化内容所替代,新入选的现代科学内容与仍然留存的传统经典学科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当下的学科教材话语体系。例如,1978年通用数学教材选材原则为:精选传统的数学内容,增加现代数学知识,渗透现代数学思想,这就是一条极为恰当经典的选材原则,推动了数学教材内容的现代化。在构建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探讨:哪些传统学科内容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该删除或去掉的?哪些传统学科内容仍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应该保留和传承的?哪些先进科学文化是属于现代社会科技的新成就,是应该加以重视和普及的?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就这样在传承与革新、保留与替换中不断推进学科课程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三)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在统一与多样对立中凸显国家意志和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建设是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和逐渐形成的,是思想政治话语与不同学科话语相融合的过程,是统一要求与差异发展相结合的过程。国家在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学科教材话语体系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两个特点。第一,国家在教材的思想性上做统一要求。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是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蕴含着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国家属性,体现国家意志,坚持国家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政治话语与学科话语的结合逐渐从外部形式结合向内部深度融合转变。例如,语文学科教材的性质定位就经历了“工具性”“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三个不同阶段,体现了教材话语体系中思想性与学科性关系发展的脉络。第二,国家在教材的适应性上探索多元路径。重建转型期,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注重双基训练,对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法适应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此后学科教材话语体系通过区分“五四制”与“六三制”、农村与城市、基本要求与较高要求、必修与选修等,走上了一条分类分层、体系建设的创新之路,既注重教材对不同学制的适应性,也注重教材对于不同地方的适应性,还注重教材对不同能力、不同需求学生的适切性。通过提升教材的适应性,使全国中小学校能够顺利完成基本的共同的教学要求。

三、新时代我国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

新时代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性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必须遵循如下路径。

(一)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人的发展”是决定不同阶段教材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方向,是贯穿教材内容选择、内容编制和体系建设等各方面的中心线索,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命题。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教材编制从关注知识的学科价值转向注重知识提升核心素养的价值。核心素养成为贯穿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中心主线,统领着教材目标的定位、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材体系的建构。由此,新时代教材编制应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价值,注重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选择、整合和重组学科知识;教材内容选择应突出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将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理念、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世界各国最新发展变化纳入教材中,着眼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材内容的编排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提示学生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加强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功能,构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脚手架;教材体系建设应走向立体丰富、整体关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构筑网状结构的意义空间促进学生交互学习,在深层次上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是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是实现人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应以学科课程文化为根,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建设要立足于学科课程文化内容,体现学科课程的文化逻辑与本质特性。学科课程文化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变化,其发展包含着保守和变革这两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因素,保守的因素使学科课程文化持续传承,变革的因素使学科课程文化得以创新发展,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构建就是在持续传承中不断变革和创新学科课程文化的过程。为此,构建学科教材话语体系要明确传统学科内容与现代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要探讨今天的学科教材在哪些方面要将传统学科内容仍然作为“今天的东西”延续和保存下来,在哪些方面要删除、更新或变革传统学科内容。只有立足于新时代对人的个性素养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需求,考察学科内容中的不同文化要素组成及其序列关系,开展深入的文化分析,在学科教材的内容选择、编排设计和体系建构上凸显学科特色,才能构建合理的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只有删除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学科内容,替换为反映现代科学文化水平的现代学科内容,在传承传统学科内容与吸收先进科学文化的过程中不断重组创新,才能重建新时代的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才能推进学科课程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三)学科教材话语体系应以国家意志为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是依据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课程目标编制而成,是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文化体系,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文化现状和文化框架。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关键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合理的知识结构、编排序列和表达形式组合成学科教材话语体系,有效发挥教材的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而言,首先,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机融入主流价值观。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战略需求,改革教材编写的目标定位、内容组织、组织编排和体系结构等方面,在学科内容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充分发扬学科教材的社会价值,确保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价值导向与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国民意识和道德品质。其次,学科教材话语体系的建构要立足中国国情,提升教材内容的适宜性。通过完善教材的内容编写和体系建设,使教材适应地方学校、学科学段的差异性,增强学科教材的育人功能,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将教材的国家意志有效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本文编辑:徐华楠)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十二期,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了解我们

《中国教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刊。1980年创刊,月刊。刊物定位于教育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为办刊宗旨。

《中国教育学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教育学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小幼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与研究人员,以及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所有热心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人士。




下期预告

新时代我国学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我国六个省份的实证研究/郭元婕

学区制是党和国家倡导的一项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是地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制度探索。通过采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对北京、上海、广东、辽宁、陕西和山西六个省份的学区制改革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案例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学区制改革的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学区制改革在有效缓解“择校热”、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提高基层教育治理水平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身份定位不清、格局狭隘、保障体系和评价滞后以及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认为,为了突破制约瓶颈,深化改革,我国学区制改革需聚焦以下方面:合理确定学区的管理层级、全面优化学区的治理结构、统筹各项配套制度改革、结合督导开展学区评价、促进学区主管团队专家化建设。



点我“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